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翻譯匠”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翻譯匠呢? 首觀這三個字,什么是匠人,什么是匠人精神呢?這里的匠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泥匠、瓦匠這類社會底層的工作人物,而是指以自己的熱情、專注、執著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到極致,從而使別人的生活熠熠生輝,并贏得社會地位和社會尊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翻譯匠”呢?
        首觀這三個字,什么是匠人,什么是匠人精神呢?這里的匠人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泥匠、瓦匠這類社會底層的工作人物,而是指以自己的熱情、專注、執著在自己的領域中做到極致,從而使別人的生活熠熠生輝,并贏得社會地位和社會尊重。
        對于翻譯來說,社會有時候會把翻譯比作“文化之間的擺渡人”。對一個優秀的翻譯匠來說,所需要的正是這種令人心生敬意的匠人精神。
        同任何行業一樣,在從業的初級階段,門徒要非常忠實于授業者所傳授的形式,隨后再逐步打破這種形式,把它加以應用,最后再完全脫離這個形式,實現一個突破和創新,到達另一個領域。
門徒首先從學習態度上,熱愛  ,享受翻譯帶來的樂趣;從技能培養上,注重細節,錙銖必較。同時一個優秀的翻譯還應當具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審美能力、思辨能力。在用不同的語言溝通和交流的時候,不僅僅要秉承著“信、達、雅”的標準,更不應拘束在標準中,忽略了語言本身的藝術之美。
       喜歡讀金庸的朋友們應該讀過他的那本《笑傲江湖》,令狐沖在練他的獨孤九劍的時候,他最高的境界實際上就是一個“悟”字。這個“悟”字首先是要牢記他的師父教給他的劍法、套路,然后要盡快地忘掉那個套路和順序,最后融會貫通實現“無招勝有招”。
        翻譯匠,作為一個創作者,不僅僅游走于不同語言的文本之間,也游走于不同的文化之間,更是游走于不同的知識體系之間。所以作為一個翻譯匠人,須具備超強的觸類旁通能力,然后從各種知識體系當中汲取精華,看得到別人不可察覺的一些語言本質差別,最后真正的實現熟能生巧地去駕馭不同的語言。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就要經常讀一些“無用”的書,“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別人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你能夠獨辟蹊徑的一個秘訣。
        其實作為翻譯,踏踏實實去做一個具有匠人精神的專業人員,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社會上“惟有讀書高”的這種傳統觀點,讓人們對技術類的專業人員有一種偏見。在這個快速變革的環境中可以發現,一個現代人所掌握的技能有效期在很快地縮短。但這正是有創新精神的匠人們熱情、執著、專注的可貴之處,一旦他們在自己的領域里邊做到了極致,我們整個社會就會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