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國家需求是學校的責任和使命 國標是基于國家總需求和高校英語專業教育總體情況而制定的。校標的制定則應基于細分的國家需求,即行業或企業的需求,和學校的基滿足國家需求是學校的責任和使命
國標是基于國家總需求和高校英語專業教育總體情況而制定的。校標的制定則應基于細分的國家需求,即行業或企業的需求,和學校的基礎、傳統和特色。
舉辦英語專業教育的一千多所院校之間存在層次和類型的巨大差異,而國標是每一所舉辦英語專業的院校都必須努力達到的教學質量標準。國標就好比是所有院校的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就決定了,國標是一個基本標準,是一個經過努力絕大部分院系都能達到的標準。因此,發現和細分國家需求,根據各學校的辦學基礎和傳統,以及長期形成的辦學特色,精心設計培養目標,并設法滿足細分的國家需求是各學校的使命。各學校要避免落入千校一面、培養目標雷同的巢臼,就應該在設定各自的培養目標時特別關注人才類型、國際化和專業知識等方面。
關于人才類型:人才類型是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的概括。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在353個本科專業中,199個專業定位于培養復合型人才,76個專業定位于應用型人才,27個專業定位于創新型,極個別專業定位于研究型、設計型、技術型或通用型,95個專業未確定類型。在62個外語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中,有52個專業定位于培養復合型外語人才,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應用復合型外語人才,翻譯專業培養通用型外語人才,日語專業培養應用型、研究型人才,英、俄、德、法、西、阿等8個專業未確定類型。
在國標層面,不確定類型自有其考量。特別對于英語專業而言,不宜用某種既定的類型去要求一千多所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大部分學校可以著力培養數量大需求面廣的英語專業人才,有條件的學校就應該培養能夠參與國際競爭、國際政治經濟治理和文化交流的高端人才。對于校標而言,人才類型定位是培養目標不可缺如的要素。各校應該根據各自的辦學傳統、辦學基礎和長期以來形成辦學特色,首先確定培養的人才類型。
關于國際化:經濟全球化意味著生產的全球化、貿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要求,“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的要求,培養大批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
新形勢需要有條件的學校培養出國際化人才。但是,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2012年),353個本科專業,只有極個別專業在培養目標中有“國際化”的表述,有77個專業把“具有國際視野”作為培養目標之一,其中外語類專業53個。連國際政治和外交學等專業,在培養目標中也未見“國際化”的表述。商務英語專業的培養目標要求“具有國際視野”,并進而提出“了解國際商務活動規則”和“能參與國際商務競爭與合作”等目標。外語類專業是最有可能實現國際化人才培養目標的專業。有條件的學校,應該根據國家需求,瞄準國際化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