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翻譯腔?在翻譯時如何避免“翻譯腔”?怎樣解決譯文過于生硬的問題?
不同于譯制影片里的翻譯腔,這里的“翻譯腔”是指翻譯出來的譯文有洋化現象或不符合漢語習慣的表達方式,表現為譯文不自然、不流暢、生硬、難懂、費解等特點。

翻譯不是語言表層的機械對應式轉換,因此翻譯時,不能不顧雙語的差異和目標語言的語言規范強行翻譯。要擺脫翻譯腔,就要避免以下做法:逐字逐句地翻譯、不懂適當省略、盲目套用短語和固定搭配、完全遵照原文的語序、不懂拆分句子結構等。

有(you)時候,原(yuan)文(wen)會限制我們的(de)(de)想象力(li)。翻譯(yi)時,不能(neng)一(yi)邊(bian)看(kan)著原(yuan)文(wen),一(yi)邊(bian)翻譯(yi)。這樣一(yi)來(lai),不僅無法擺脫(tuo)原(yuan)文(wen)的(de)(de)束(shu)縛(fu),也無法用目標語言的(de)(de)思(si)維來(lai)思(si)考。要先通讀原(yuan)文(wen),把(ba)握其大意,再用自己(ji)的(de)(de)話將其表(biao)達出來(lai),最后通讀譯(yi)文(wen)、審校、潤色(se)等(d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