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主頁 > 中文版 > 譯博資訊 >
-
口譯犯錯時的對策
- 點擊數:發布時間:2019-09-19來源:安徽翻譯公司
摘要: 對口譯員來說,即便是有經驗的譯者,有些問題還是會經常擔心。比如:“譯錯了怎么辦”,“聽不懂怎么辦”
小編為您帶來一篇人工作中的感悟。是中的佼佼者,立足合肥,輻射全國,爭做專業、優質的。
對口譯員來說,即便是有經驗的譯者,有些問題還是會經常擔心。比如:“譯錯了怎么辦”,“聽不懂怎么辦”。人無完人,做口譯時難免會遇到困難或犯錯,犯錯了不必慌,及時改正過來就好。
口譯的要求和首項質量標準是譯語準確。但在實際口譯工作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有時出現錯(漏)譯是在所難免的。譯員不論當場或事后發現有譯錯(漏),均應主動告訴主講人及聽者, 予以糾正,表示歉意,以盡快弄清真相,消除誤解,挽回損失。因為有時哪怕一字之差,也可能會釀成嚴重問題,所以譯員的任何馬虎和不負責任都是不允許的。為了防止和盡量減少錯(漏) 譯,譯員要努力做到譯德正,譯技精。
譯前要做好語言上、專業上、心理上等各方面的充分準備,比如臨場前對一些可能要用上的單詞進行必要的強記等,但要防止“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譯時要全力以赴、全神貫注,把意思譯到點子上;譯后自覺回憶檢查。如發現有錯(漏)譯的,要盡快采取必要的補救措施,務求譯準譯全。
口譯過程包括“聽”、“轉”、“講”三個環節。聽即感知,通過譯員的耳朵,將表示特定科技內容含義的語言信號傳到神經中樞。轉即語言和概念之間的相互轉換。
首先將傳人大腦的語言信號進行加工處理,即分析、思考和判斷,然后轉化為相應的概念內容。再將這些內容轉化為相應的另一種語言信號。講就是由大腦發出指令,通過譯員的嘴巴,將轉過來的另一種語言信號準確、及時地表達出來。這三個環節是一個互相聯系、互為滲透、 共同促進的迅速連續循環過程。
譯員要有效地實現各個環節間興奮中心的轉移。這三個環節中的某一個被卡住了,就會使循環中斷、思路閉塞,導致反應遲鈍,甚至譯不出來。
遇到此類情況,譯員要保持鎮靜,主動找出癥結所在,對癥下藥。這里我們討論到的各種情況,都分別與“聽”“轉”“講”有關,從中可以得到啟示。譯員平時要多注意鍛煉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做到耳聰、 腦靈、嘴快。因為反應迅速是口譯的另一重要的質量標準。
聽是口頭傳譯的第一個環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所謂聽不懂(或似懂非懂)大多是科技概念不明,或專業術語不熟所致。作為口譯譯員,平時應廣泛涉獵和盡可能多地掌握有關專業知識及其英語單詞術語。這樣,在傳譯時才不致太“離譜”和出洋相。當然,這需要一個較長時期的學習和積累過程。方法對頭加上勤奮進取,這個過程就可以縮短。遇到聽不懂,往往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臨場表現。一是心驚害怕,不知所措,腦子僵硬,思路閉塞,最后打退堂鼓。另一種是臨難不慌,鎮定從容,堅韌果敢,靈活通變,最后使難題迎刃而解。
一個優秀的譯員,應該有后一種出色的臨場表現。碰到聽不懂的,立即打開思路,用心揣摸,或就教于主講人、聽者,請求復述、提示、解釋等。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譯員應注意培養和提高自己的聽覺能力和應變能力,戒除自卑感和僥幸心,增強主動性和靈活性。
翻譯行業是朝陽產業,隨著需求量增大,客戶對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致力于成為,堅守翻譯行業的職業素養,整合優質譯員資源,全心服務客戶。
- 相關閱讀:
-
2020-01-03安徽譯博翻譯助力中埃國際項目合作發展
2019-09-18法律英語翻譯的幾大要點
2019-09-17學英語翻譯不可不知的術語及含義
2019-09-16翻譯,要培養自己的專業領域
2019-09-12漢譯英幾則技巧
2019-09-11中譯英幾大忌
2019-09-10口譯員記憶訓練指南
2019-09-09筆譯工作中須掌握的基礎技巧
2019-09-06筆譯能力提升小技巧
2019-09-05合同長句翻譯技巧
- 更多問題,請致電客戶經理138-5518-3337王經理(全天候)